小米汽車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如何提高電池安全性? | 數位時代

小米汽車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如何提高電池安全性?

小米汽車SU7採用了CTB(Cell to Body)一體化電池技術,這項技術將電池包與車身底板融合,使電池包及地板的厚度僅為120毫米,體積效率達到77.8%。這種設計不僅增加了座艙空間,還能放置更多的電芯。為了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小米在電池電芯的側面和底面都進行了水冷處理,冷卻面積達到7.8平方公尺,是業界平均水平的四倍。

多重安全設計細節

除了大面積水冷,小米汽車還在電芯側面填充了165片氣凝膠進行隔熱。氣凝膠具有重量輕、隔熱性強的特點,能在確保電池安全性的同時,避免電池重量大幅增加。此外,小米汽車還將電池倒置,使電芯的防爆閥朝下。傳統設計中,防爆閥朝上,一旦電芯破裂,熱量會直接衝擊車內人員。而將電芯倒置後,雖然可能導致電解液長期浸泡防爆閥,影響其使用,但小米汽車與寧德時代合作,對麒麟電池進行了安全設計,並完成了數百次實驗驗證,包括耐久性、進水、高壓沖水等16項測試。

即時監控與安全預警

小米汽車還自建了電池工廠,並開發了小米車雲協同安全預警系統,可以對電池安全進行即時監控,每秒檢測超過800個信號,並向用戶提供電池使用建議。此外,全棧自研的電池管理軟體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於4毫秒內切斷電流。這些技術和設計共同作用,旨在提升小米汽車電池的安全性能,保障用戶的行車安全。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