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位時代的文章,VPN(虛擬私人網路)本意是透過加密通道保護用戶的網路安全,但現在常被詐騙集團濫用。雖然VPN可以轉換IP位置、隱藏真實IP,並提供加密保護,但並非所有VPN使用行為都無法追蹤。以下是VPN使用行為可能被追蹤的幾個前提:
許多免費VPN會蒐集用戶數據,包括真實IP位址、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並將這些數據轉賣給第三方廣告公司以獲取利潤。因此,使用免費VPN時,個人資料更容易洩露,VPN使用行為也更容易被追蹤。
即使使用付費VPN,如果VPN開發商並非採取「零記錄」政策,他們仍可能記錄用戶的真實資料,並在必要時提供給政府或相關機構。這意味著,即使透過VPN加密通道,用戶的網路行為仍有可能被追蹤。
部分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對網路數據實施嚴格管制。在這些地區使用VPN,隱匿數據的可能性較低。這些國家可能透過技術手段監控VPN的使用情況,並追蹤用戶的網路行為。
即使使用VPN,如果登入特定網站或應用程式(如Facebook、Google)並進行與個人帳戶相關的操作,這些平台仍然會記錄真實活動與身分。這是因為這些平台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如cookies、裝置指紋等)追蹤用戶的網路行為,即使IP位址被VPN隱藏。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內的VPN犯罪行為相對容易被追查,但來自境外的攻擊行為仍難以解決,需要跨國警政系統的密切合作。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