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漢離開摩根大通後,與張君銘共同創立的鼎星資本後來如何發展? | 數位時代

鼎星資本的後續發展:從量化交易到分家

劉興漢離開摩根大通後,於2013年與張君銘共同創立鼎星資本,初期投入資金2000萬元,專注於量化交易。鼎星資本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成長,至2021年資產規模達到56億元,成長幅度高達270倍。然而,由於劉興漢與張君銘在公司發展目標上產生分歧,最終兩人選擇分家。

分家後的鼎星資本:更名與持續發展

在劉興漢離開後,鼎星資本更名為雋寬資本(Jim Quant Capital),並繼續從事多種資產類別的自營交易。雖然具體細節較少,但可以推斷雋寬資本仍以量化交易為核心,持續在金融市場上運作。

劉興漢的優式資本:標下紀念球一舉成名

劉興漢分家後,帶走鼎星資本一半的資產,創立了優式資本。優式資本以高頻交易策略為主,在短時間內進出場賺取價差,每月交易額高達2500億元,並善用槓桿操作。2024年,優式資本以1.4億元標下大谷翔平50轟紀念球,引起廣泛關注,讓這家公司一舉成名。劉興漢透露,優式資本自成立以來,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51%,展現其卓越的量化交易能力。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