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未來如何運用台灣的半導體和AI技術實現國防基礎? | 數位時代

創未來如何運用台灣半導體與AI技術鞏固國防基礎

創未來是一家成立七年的台灣國防科技新創公司,已獲得國防部10億元無人機反制技術標案,並獲得台杉投資、華威創投等機構的肯定。該公司專注於將台灣強大的半導體和AI技術應用於軍用設備,以「商規軍用」模式實現國防基礎的現代化。

台灣產業鏈的優勢

創未來執行長王毓駒強調,台灣在半導體、AI和精密機械領域的產業鏈是發展軍工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民用科技的水準已逐漸超越傳統軍工領域,創未來正是抓住了這一趨勢,大規模地將這些先進技術運用於軍事設備中。王毓駒早前在LinkedIn上對美國國防新創Anduril的產品提出質疑,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也顯示了創未來在技術上的自信。

技術背景與市場策略

在創立創未來之前,王毓駒曾在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擔任副教授11年,專注於無線通訊和IC設計。憑藉其在相位陣列(AESA)雷達技術上的獨家開發,創未來已跨足低軌衛星、電動車衛星通訊和無人機反制等多個市場,客戶遍及海內外。公司的目標是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並建立「台灣軍工科技品牌」。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