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許可證和追蹤機制,如何影響歐洲、美國和日本的汽車公司? | 數位時代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對歐美日汽車產業的影響

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許可證和追蹤機制,對仰賴稀土生產汽車的歐洲、美國和日本公司產生了顯著影響。由於全球約 70% 的稀土由中國開採,且 90% 的稀土由中國加工提煉,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鏑、釓、鑥、釤、鈧、鋱、釔等七種稀土,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有主導地位,而汽車產業大量使用這些稀土製造耐熱稀土磁體,用於剎車、轉向系統及電動車電機等關鍵零件。

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

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直接影響了汽車製造商的零件供應。由於汽車的許多系統都依賴耐熱稀土磁體,一旦供應商無法取得這些磁體,整個汽車裝配廠可能被迫停工,導致生產延遲甚至停擺,進而影響成千上萬員工的生計。歐洲部分汽車公司由於稀土供應短缺,已經面臨生產停擺和生產線暫時關閉的困境。美國和日本的車廠也同樣面臨稀土供應短缺的問題,影響其生產計劃和市場競爭力。

應對策略與長期影響

面對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各國汽車公司開始尋求多元化的稀土來源和替代方案。例如,日本住友商事和日本政府曾在 2010 年中日外交爭端期間,協助澳洲建立稀土開採能力,並在馬來西亞建立加工能力,以分散供應風險。其他國家也正在評估是否能擴大國內稀土開採和加工能力,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此外,一些汽車製造商也在研究替代材料和技術,以減少對稀土的需求。長期來看,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會加速全球稀土供應鏈的重組,促使各國更加重視資源自主和技術創新。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