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實體比特幣價值三十萬台幣,原因為何? | 數位時代

實體比特幣價值三十萬台幣的原因

一枚實體比特幣價值高達三十萬台幣,主要原因在於其稀有性以及作為早期比特幣的象徵意義。根據2013年的報導,歐洲資安公司F-Secure的研發長希伯能(Mikko Hyppönen)帶來一枚實體比特幣,這枚金色的比特幣因發行量少,價值等同於十個虛擬比特幣。當時的匯率約為1比特幣兌1000美元,因此該枚實體比特幣的價值高達三十萬台幣。

比特幣的價值波動與駭客風險

比特幣的價值波動極大,一年前(2012年)僅為1比特幣兌8美元,但到了2013年底已漲至1比特幣兌1000美元。這種高漲幅吸引了許多人積極「挖礦」,但也引起了網路犯罪組織的注意。希伯能指出,與金錢相關的事物容易成為駭客目標,他們會透過木馬程式竊取受害者電腦中的比特幣檔案,或綁架多台電腦運算資源來協助「挖礦」。

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由於比特幣不受政府監控,且交易主要透過網路進行,因此成為駭客犯罪的溫床。翔偉資安科技營運長杜世鵬強調,隨著比特幣在大中華區的知名度提高,投資意願也激增,因此必須更加重視資安防護。他建議民眾在進行網路交易或行動金融服務時,應謹記「凡涉及網路交易,必帶來受駭風險」的原則,並為所有能上網的裝置加裝具有「行為式分析模式」的安全軟體,以降低受駭的可能性。隨著消費者進入多螢世代,上網裝置越多,被駭客入侵的風險也隨之倍增,更應提高警覺。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