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 Coding,又譯為「感覺程式編碼」,是一種順應感覺的程式編寫方式,由 OpenAI 共同創辦人安德烈·卡帕斯(Andrej Karpathy)提出。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利用 AI 工具輔助程式編寫,降低程式設計的門檻。AI 公司 Anthropic 甚至與音樂製作人瑞克·魯賓合作,以道家精神闡述 Vibe Coding 的內涵,強調一種無為而和諧的程式之道,透過 AI 工具幫助開發者更直觀、更快速地實現想法。
傳統程式編寫通常需要工程師具備扎實的程式語言基礎、嚴謹的邏輯思維和長時間的練習。工程師需要從底層開始,一步一步地編寫程式碼,解決各種技術問題。Vibe Coding 則不同,它借助 AI 工具,讓開發者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表達需求,AI 會將這些需求轉換為可執行的程式碼。這種方式降低了程式設計的複雜性,讓更多非專業人士也能參與到程式開發中來,同時也使專業工程師能將精力集中在更具創造性的任務上。
目前,Vibe Coding 正快速獲得企業的接納,甚至成為一種必須技能。Visa、Reddit、DoorDash 等公司都在招募資訊中明確要求應徵工程師需要具備 Vibe Coding 經驗,或者懂得使用 Cursor 等 AI 程式工具。亞馬遜也在討論在公司內部採用 Cursor,正式擁抱 Vibe Coding。這種趨勢表明,企業越來越重視 AI 在程式開發中的作用,並希望利用 AI 工具提高開發效率。然而,儘管 Vibe Coding 可能會增加工程師的總人數,但基層軟體工程師的職位可能因此減少。更多原先不懂程式的工作者能夠利用 AI 寫程式,加入「工程師」的行列,可能反倒使傳統工程師職位減少,軟體開發職位數量已經呈現衰減趨勢。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