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購物提供的「比價」、「點數回饋」如何吸引PChome、東森購物、蝦皮等大型電商合作? | 數位時代

LINE 購物吸引大型電商合作的策略

LINE 購物透過提供「比價」和「點數回饋」兩大誘因,成功吸引 PChome、東森購物、蝦皮等大型電商平台合作。LINE 購物不直接經營電商業務,而是利用其龐大的 LINE 用戶基礎(2,100 萬),將流量導向合作電商,從而創造「流量」商機。這種模式讓 LINE 購物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電商市場中,找到獨特的定位。

策略一:搜客經濟

LINE 購物著重於「搜客經濟」,透過 AI 技術,根據用戶的搜尋紀錄提供個人化的商品推薦,並在搜尋結果中整合與商品相關的部落格文章,協助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策。LINE 台灣電商事業部行銷暨禮物業務總監鄭婉婷指出,僅提供比價功能沒有優勢,好的導購服務應能協助消費者做決策、啟發消費靈感。數據顯示,月均搜尋超過 15 次的用戶貢獻了 LINE 購物近一半的搜尋營業額。

策略二:深化會員生態圈

LINE 購物推出獨立 App 並建立「購物護照」會員制度,以深度經營會員。App 提供了更好的操作體驗和更多功能,同時透過「購物護照」累積會員權益,提高用戶黏著度。數據顯示,App 用戶的轉單率是一般用戶的 2.5 倍。LINE 購物計劃將「購物護照」擴展至旗下的「旅遊」、「禮物」等服務,建立統一的會員經營工具,從數據累積到忠誠度培養,逐步深入經營。

策略三:社群電商

LINE 購物積極轉型為「社群電商」,主要透過直播和 LINE 禮物兩個方向。LINE 購物邀請品牌業者在其官方帳號上直播,並計劃開放所有用戶在官方帳號內自由開直播。LINE 禮物則重新定位為社交送禮平台,讓用戶購買實體商品、兌換券並搭配電子卡片,傳送給 LINE 好友表達祝福。改版後,LINE 禮物的生日送禮轉單率高達 20%。

策略四:布局實體通路

LINE 購物積極布局線下實體通路,與寶雅、全聯、屈臣氏等合作,導流至這些通路的電商。此外,LINE 購物也開始與精品品牌合作,例如珠寶品牌寶格麗(Bulgari),協助其將官方帳號經營成「數位櫥窗」,推播專櫃資訊和廣告影片,並提供線上訂貨、線下取貨的服務。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