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

隱藏 →
此為暫時記錄,會在關閉頁面後消失

相較於研華、樺漢等競爭對手,華碩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優勢與劣勢為何?

Answer

華碩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優勢
  • 硬體研發能力: 華碩擁有深厚的硬體研發基礎,尤其在主機板設計製造方面。這使其能夠為工業物聯網應用提供客製化的硬體解決方案。華碩有上百位物聯網事業群硬體工程師,及500多個AI軟體工程師,軟硬資源充足。
  • AI軟體實力: 華碩在AI軟體開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這對於工業物聯網的智能化應用至關重要。
  • 品牌與通路: 華碩在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享有盛譽,這有助於其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拓展通路。
  • 策略投資: 華碩透過投資瑞傳等工業電腦公司,快速取得產業知識和製造能力。
  • 生態系統建構: 華碩積極打造AIOT泛生態系,整合硬體研發、客戶場域和AI軟體,期望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產業升級。

華碩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劣勢

  • 缺乏大型工廠: 相較於研華和樺漢等競爭對手,華碩沒有大型工廠,在製造方面需要依賴委外代工。這可能影響其生產彈性和成本控制。
  • 起步較晚: 研華和樺漢在工業電腦領域深耕多年,已建立穩固的市場地位和客戶基礎。華碩進入該領域的時間相對較晚,需要更多時間來追趕。
  • 產業知識累積: 儘管透過投資瑞傳可以快速累積產業知識,但華碩在工業物聯網的垂直應用領域,仍需更多時間和經驗來深入了解客戶需求。
  • 組織整合: 如何將華碩的硬體研發、AI軟體實力與瑞傳的產業Know-How有效整合,將是華碩在工業物聯網領域成功的關鍵挑戰。
  • 生態系統挑戰: 工業物聯網的生態系統需要整合雲服務業者、垂直產業應用開發商、工業電腦軟硬體業者和系統整合商等多方參與者。華碩能否成功建立並管理這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仍有待觀察。

你想知道哪些?AI來解答

華碩如何利用其硬體研發能力在工業物聯網市場上取得優勢?

more

華碩投資瑞傳對其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發展有何具體幫助?

more

缺乏大型工廠對華碩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製造和成本控制造成哪些影響?

more

華碩在AI軟體方面的實力如何應用於工業物聯網的智能化?

more

華碩建構AIOT泛生態系面臨哪些挑戰?

more

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likelike
有幫助
unlikeunlike
沒幫助
reportreport
回報問題
view
2
like
0
unlike
分享給好友
line facebook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