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

隱藏 →
此為暫時記錄,會在關閉頁面後消失

劉興漢離開摩根大通後,與張君銘共同創立的鼎星資本(後更名為雋寬資本)的發展歷程如何?分家原因是什麼?

Answer

鼎星資本(雋寬資本)的發展歷程與分家原因

劉興漢在離開摩根大通後,於2013年與張君銘共同創立了鼎星資本,這是一家量化交易公司,他們投入了2000萬元的資金開始自營交易。經過多年的發展,鼎星資本的資產在2021年迅速增長至56億元,實現了270倍的增長。

然而,由於劉興漢與張君銘在公司發展目標上出現了分歧,最終導致了分家。鼎星資本隨後更名為雋寬資本(Jim Quant Capital),繼續進行多種資產類別的自營交易。而劉興漢則帶走了一半的資產,獨自成立了優式資本。

優式資本的崛起與策略

劉興漢成立優式資本後,展現了其在量化交易方面的獨特見解和策略。優式資本在成立五年內,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51%,目前擁有約150億元的流動資產,包括現金、股票、ETF與衍生性商品等。公司每月交易額約2500億元,並常使用三倍槓桿進行交易,開發出多種高頻交易策略,以在短時間內進出場賺取價差。

優式資本以其軍事化管理和對創新策略的追求而聞名。公司甚至在台灣東部地區放置地震探測器,以期比市場更早接收到震波訊息,從而提早分析股市波動走向。在這樣的系統化操作下,優式資本的平均夏普值(Sharpe Ratio)從2021年至今達到2.8。2024年,優式資本因以1.4億元標下大谷翔平50轟紀念球而聲名大噪,並積極尋找新血,開出月薪16萬元的實習機會。

你想知道哪些?AI來解答

鼎星資本(後更名為雋寬資本)在2021年的資產增長了多少倍?

more

劉興漢與張君銘在鼎星資本(雋寬資本)分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more

優式資本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和流動資產規模各是多少?

more

優式資本在量化交易中採用了哪些獨特的策略,例如地震探測器的應用?

more

優式資本在2024年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市場行為和人才招募計畫?

more

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likelike
有幫助
unlikeunlike
沒幫助
reportreport
回報問題
view
1
like
0
unlike
分享給好友
line facebook link